年初五,大街小巷鞭炮声此起彼伏,红灯笼在寒风里晃出一团团暖光,家家户户的门缝里都飘出檀香的清甜。老人们常说,这天的时辰比金子还贵,接财神的规矩错不得,否则整年的财气都要打折扣。
子时最旺
深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老黄历上叫"子时",天地交接的当口,财神爷最爱这时候踏着祥云下凡。备三碟贡果,摆五碗清水,香炉里的线香得一口气点燃不能断。东北角留盏长明灯,火光要稳得像秤砣,照着财神进门的路。窗花得现剪,鲤鱼尾巴得朝屋里摆,这些讲究都比不过时辰要紧——庙里的师傅说过,子时接神,就像春分播种子,时辰掐准了,福气能翻出好几倍。
破晓接贵
要是实在熬不得夜,卯时天光初绽那会儿也行。五更鼓刚敲过,拿竹竿挑挂鞭炮在院门口,得是九百九十九响的那种。供桌上的金元宝要垒成塔,最顶上放颗沾露水的白菜,这叫"百财归堆"。这时候接财神讲究快字诀,供品摆好马上撤三步,留出空位让财气落座。街口卖活鱼的张爷年年这个点接神,总说看见供桌前的蜡烛火苗会突然窜高三寸。
午时也灵
日头爬到正当中,阳气最足的时候,偷懒的买卖人常选这时辰。铜钱串挂在门楣上,得是乾隆通宝,风吹过来叮当响得像算盘珠子。供品里不能少了一海碗夹生饭,撒几粒粗盐,老一辈说这是给财神爷的"钱引子"。茶要沏得浓,但只能倒七分满,留三分给财运周转。镇西开布庄的陈家试过,午时接的神,下半年店里多了二十多张新订单。
四季皆宜
其实每月初五都能接,就像河道每天都有潮汛。二月二龙抬头备些炒黄豆,清明前后供青团,夏天供冰镇杨梅,秋分时摆新割的糯稻穗。关键要记住:香火不断,诚心不减。临街李婶有回睡过头误了时辰,第二天补供时在米缸下压了张红纸,那年她家的杂货铺反倒多开了两间分号。
暮色四合时,总能看见有人对着财神像嘀嘀咕咕。其实啊,接神的时辰再吉利,也比不过日常里诚信经营、和气生财。就像老话说的,财神老爷也偏爱勤快人——案头那柱香还没燃尽,灶台上的锅已经热腾腾炒起了时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