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晚上为什么要守到12点 过年除夕的传说!

小编

除夕之夜,华灯初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在这个团圆的时刻,人们都会守夜到子时,即12点,迎接新年的到来。关于这个习俗,有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

传说中的缘起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名叫“年”的怪兽,每逢除夕之夜,它便会出现在人间,伤害百姓。为了驱赶年兽,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除夕晚上,家家户户点燃灯火,敲锣打鼓,以此制造声响,让年兽害怕。

守岁的习俗

守岁,是除夕夜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认为,守岁可以驱除邪气,保佑家人平安。在这一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吃零食,共同度过这个特殊时刻。

驱逐年兽

除夕晚上为什么要守到12点 过年除夕的传说!

驱逐年兽,是除夕夜的主要任务。人们用鞭炮、烟花等制造巨大的声响,以此吓跑年兽。到了子时,也就是12点,人们认为年兽已经被彻底驱赶,这时便可以安心迎接新年的到来。

团圆饭

除夕夜的团圆饭,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在这一餐中,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菜肴,寓意来年五谷丰登、家庭和睦。饭后,全家人一起聊天、娱乐,享受这份团圆的喜悦。

红包与压岁钱

在除夕夜,长辈会给晚辈发放红包和压岁钱。这既是对晚辈的关爱,也寓意着吉祥如意。收到红包的晚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未来充满期待。

守夜的寓意

守夜到12点,除了驱逐年兽,还有着更深层的寓意。人们认为,除夕夜是旧岁与新春的交替时刻,守夜到子时,意味着辞旧迎新,寓意着新的开始。

新年的希望

当钟声敲响12下,新年的钟声响起,人们欢呼雀跃,庆祝新年的到来。在这一刻,每个人都满怀希望,期待着新的一年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

除夕夜守到12点的习俗,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为了驱逐年兽,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在这个团圆的时刻,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新年的喜悦。这个习俗,传承了千百年,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