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个阴雨连绵的黄昏,老茶馆里十个男人围坐在瘸腿的八仙桌旁,煤油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面上。这些从纺织厂下岗的工人正面临人生岔路口,他们不知道此刻的选择将如何撕裂彼此相似的命运。
赌徒的选择
王老四把遣散费换成那晚,媳妇正在医院待产。三个月后他跪在血泊里捡时,接生婆抱着啼哭的婴儿找遍半个城区。十年后有人在澳门贵宾厅见过他,西装口袋别着当年没送出的长命锁。
老实人的陷阱
张会计拿着补偿金存折时,手抖得像筛糠。他把钱分成十二份存定期,每月靠利息喝稀粥。有次取钱发现银行变理财公司,柜台小妹眨着贴水晶睫毛的眼睛说:"叔,您签的字在这儿呢。"
破釜沉舟者
独臂老李用安置费盘下倒闭的豆腐坊时,邻居们笑他缺只手还想点卤水。后来全县超市都能见到"李一刀"牌豆干,包装上印着他空袖子打蝴蝶结的商标。有次消防检查发现,他库房里至今摆着当年磨豆浆的瘸腿板凳。
投机者的黄昏
赵眼镜拿到钱当天就换了西装三件套,在证券营业厅给人端茶递烟学看K线。零八年他站在天台边缘时,手里攥着的是印有儿子录取通知书的碎纸片。现在他在菜场角落摆摊,总把"市盈率"说成"柿赢率"。
手艺人的春天
电工大周买下二手维修车时,老婆骂他败家。现在县城半数饭馆的冰柜上都贴着他的卡通贴纸——个戴安全帽的熊猫。有次教育局请他讲创业经历,他演示用网线编中国结,学生们笑弯了腰。
守望者的麦田
刘秀才回村承包荒山坡种果树,被笑是"当代愚公"。干旱那年他翻出下岗证裹树苗,后来每箱苹果都放张泛黄的国企复印件。去年收购商发现,他果园界碑是半截纺织机零件。
流浪者的地图
吴二狗揣着钱消失那天,只在灶台留了包榨菜。十几年后工友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偶遇,他正用六国语言忽悠外商,摊位底下压着本翻烂的《常用语速成》。没人看见他行李箱里还有十袋同款榨菜。
寄生者的末路
孙胖子把钱都给了"高回报项目",追债时躲进城中村当二房东。有次租客发现他在阁楼供奉着领导合影,照片边角有焦痕——那是当年下岗名单被烧时烫的。
觉醒者的光芒
陈哑巴本来分到看守仓库的闲差,偶然救下被欺负的流浪儿童。现在他的助养院里,孩子们都学手语,墙上的照片记录着从第一个孩子到第三十七个的毕业典礼。
传承者的答卷
最后的钱德胜开了间修车铺,总爱在废旧零件上刻厂徽。他儿子去年获得德国机械奖,获奖作品是用纺织机改装的3D打印机。颁奖礼上小伙子说:"我爸总唠叨,机器啊跟人一样,改道儿不等于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