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这天,街上飘着纸钱灰烬,老槐树下摆满贡品,巷子口三三两两的人正叠着金元宝。王阿姨拎着竹篮经过,突然拉住邻居问:"哎,你看我这身白裙子行不行?闺女非说晦气..."话音未落,树梢忽然掠过一阵凉风,惊得篮里的苹果骨碌碌滚出老远。
能穿,但看场合
白色在中元节其实挺常见。想想那些摆在供桌上的糯米糕,河边放的莲花灯,不都是雪白雪白的?老话讲"白为净色",祭祖时穿素白衣裳反而显恭敬。去年中元节我在城隍庙就见过,好些穿白棉麻衫的年轻人捧着鲜花去上香,看着清爽又庄重。
不过得看具体干什么。要是去坟前除草修碑,白衣服容易沾土显脏;若是参加社区公祭活动,纯白连衣裙配个草编包就特别合适。李奶奶常说:"白衣裳像张白纸,看你往上写什么故事。"她每年中元节都穿那件月白斜襟衫,说是当年出嫁时的衣裳,穿着它给故人捎话最灵验。
注意这些细节
真要穿白色出门,记得避开两种款式:一是特别贴身的,二是带破洞的潮流款。张道士有回开玩笑说:"鬼魂最爱跟着晃眼的物件走,你穿个露肩装,小心被当成会走路的引魂幡。"虽然玩笑话,但宽袍大袖确实比紧身衣更适合节日氛围。
颜色搭配也有讲究。完全一身白容易显得扎眼,可以试试米白配浅灰,或者像隔壁茶馆老板娘那样,白衬衫搭条藏青马面裙。她总说这是"阴阳调和"的穿法,既守着礼数又不死板。有年看见她在供桌前摆茶席,素衣青裙映着烛光,比那些花花绿绿的还显心意。
年轻人有新穿法
现在不少年轻人把中元节过成了"复古主题日"。去年在古镇遇到个扎染工作室的姑娘,穿着自制汉元素白衣,衣摆用靛蓝染出云纹,说是"给老祖宗看看新手艺"。还有大学生组团穿白T恤画水墨画,背后写着思念的话,祭奠时直接烧掉当纸钱,既环保又有创意。
殡仪馆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单位近年办"文明祭祀"活动,工作人员都穿珍珠白制服,配淡紫色胸花。这种改良设计既保持肃穆,又冲淡了传统丧葬的沉重感。倒是提醒了我们:衣服终究是心意载体,比颜色更重要的是穿着时的念头。
暮色渐浓时,看见路口有个穿白旗袍的女士在烧纸。她蹲下身整理金箔元宝的姿势,让那身衣裳忽然有了温度。或许就像老人说的,中元节的月光能照透衣衫,只要心里装着暖意,什么颜色都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