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财神分别叫什么名字?

小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财神信仰源远流长,寄托着人们对财富与吉祥的向往。五路财神作为民间最受尊崇的财神体系,分别掌管不同方位的财运,其形象与传说在各地流传甚广,成为年节祭祀与商业文化中的重要符号。本文将详细介绍五路财神的姓名、来历及其象征意义,带您领略这一民俗信仰的独特魅力。

中路武财神

中路财神以赵公明为核心,又称"赵公元帅"或"玄坛真君"。据《封神演义》记载,这位黑面浓须、骑黑虎执钢鞭的神明,原为商周时期的得道高人,被姜子牙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率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位部将。其形象威严,常出现在年画与庙宇中,被视为正财神的代表,尤其受商人供奉。明代典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更记载他"驱雷役电,除瘟禳灾",兼具护法神职能。

东路招宝神

萧升作为东路财神,在《封神演义》中本是武夷山散仙,手持"落宝金钱"法宝,专司招揽珍宝。传说他能辨别天下宝物气运,助人聚敛奇珍。在闽粤沿海地区,渔民与珠宝商人常于船舱或店铺暗处供奉萧升像,形成"东迎招宝"的习俗。其形象多作儒生打扮,身旁伴有吐宝金蟾,象征财源如东海般浩瀚无垠。

西路纳珍神

五路财神分别叫什么名字?

曹宝与萧升并称"招纳二仙",掌管西路财源。在神话中,他协助萧升收服各类宝物,专司鉴别、储存珍宝之职。西北地区流传的"西市纳珍"习俗,即在交易场所放置曹宝神位,祈求商品保值增值。其形象常持聚宝盆或玉如意,敦煌壁画中可见其西域胡商装扮,反映丝绸之路的商贸文化影响。

南路招财神

陈九公作为南路财神,在福建、台湾等地香火极盛。不同于其他财神的武将形象,这位白面长须的老者手持蕉扇与元宝,传说能"扇动财气,广招客源"。清代《闽杂记》记载,茶商南下行船前必祭陈九公,形成"南船拜九公"的传统。其信仰随闽南移民传入东南亚,成为华侨商铺常见的"招财爷爷"。

北路利市神

姚少司主管北路财运,被奉为"利市仙官"。北方民间认为他专管市场繁荣与交易公平,京津地区旧时开市必诵"姚君咒"。其形象多为童子貌,手持算盘与钱串,象征财利周转如北方朔风般迅捷。有趣的是,山西票号曾将他与关公合祀,形成"武德护财,文利促市"的独特信仰组合。

这五位财神在清代基本定型为完整体系,据《清嘉录》记载,正月初五"接五路"仪式中,商人会按方位设五色供桌,焚香鸣炮迎请诸神。这种信仰不仅体现古人"五行生财"的宇宙观,更折射出传统商业中对诚信、公平、开拓等价值的推崇。今日在江浙"财神诞"、香港"抢财神"等民俗活动中,仍可见五路财神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