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斜照,禅房外飘来一阵桂花香,老和尚正蹲在菜园里摘茄子,忽然听见墙外小沙弥们笑作一团:"了不得!师父的法号上热搜啦!"
法号"赛貂蝉"
这法号原是三十年前闹的乌龙。那年贫僧刚剃度,住持让弟子们自报法名。轮到我这愣头青时,正巧庙里在演《三国》皮影戏,貂蝉姑娘的水袖甩得正欢。住持耳背,把"弟子想叫慧禅"听成了"赛貂蝉",朱笔一挥就记在了度牒上。
香客们头回见这法号,总憋笑憋得肩膀直抖。有个卖豆腐的大娘最实诚,边往功德箱塞钱边嘀咕:"这和尚长得像腌菜缸,名字倒比怡红院头牌还俏。"
袈裟穿出花样
夏天穿纱制袈裟是祖师爷定的规矩,可贫僧偏在里衬缝了吸汗的棉麻布。有回做法事遇上暴雨,袈裟褪色染得内衣五彩斑斓,从此得了"彩虹罗汉"的诨名。最绝的是去年庙会,几个美术生追着要给我画时装插画,说这撞色效果赛过巴黎时装周。
念经自带节奏
早课敲木鱼总比师兄们快半拍,有次竟把《大悲咒》哼成了莲花落。监院师父气得胡子翘,没成想香客们听得起劲,后来还发展出"电子木鱼"伴奏版。现在每月初一,总有人专程来听这"禅门RAP",供桌上的水果堆得比佛龛还高。
养生茶里藏玄机
禅房常备的枸杞菊花茶,其实偷偷加了甘草和山楂。前年电视台来拍纪录片,镜头扫到我的保温杯,弹幕立刻炸锅:"这配方我奶奶跳广场舞也喝!""大师和养生堂联名吧?"住持现在见我就叹气,说庙里淘宝店销量最好的竟是同款茶包。
扫地扫出姻缘
去年扫山门时,帮迷路的情侣用签文摆了个爱心。这事被拍成短视频,播放量破百万。现在每月十,台阶上总蹲着等拍照的年轻人。最离谱是有婚庆公司找上门,非要我当"吉祥物",吓得我连夜把扫把换成了电动款。
昨夜雨打芭蕉,贫僧数着功德箱里的钢镚儿忽然顿悟:这骚气名声啊,就像供桌上的塑料莲花——看着俗气,可来上香的老太太们都说,比真花还经得起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