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四月初三

小编

春深日暖

农历四月初三,正是春意最浓的时节。阳光懒洋洋地洒在田野上,微风拂过新绿的稻苗,空气里混着泥土和野花的香味。老人们常说:"这时候啊,连蚂蚁都知道要忙起来了。"

农忙正当时

田埂上早没了闲人。男人们卷着裤腿踩在水田里,弯腰插秧的动作像在画格子;女人们提着竹篮往地里送饭,顺道摘一把路边的野芹菜。小孩儿也没闲着,拎着竹竿赶偷吃稻种的麻雀,跑得满头大汗。隔壁张婶边擦汗边笑:"这日子啊,累是累点儿,可心里踏实!"

舌尖尝春鲜

农历四月初三

灶台边飘着艾草香。李奶奶把刚摘的嫩桑叶焯水拌豆腐,又蒸了一笼清明粿。小孙子蹲在灶前烧火,眼睛直往锅里瞟:"奶奶,蕨菜炒腊肉好了没?"后山挖的春笋正嫩,配上过年腌的咸肉炖汤,隔壁家闻到香味都要探头问一句:"今儿吃什么好菜?"

邻里情更暖

王叔家修屋顶缺人手,不用招呼就来了五六个人。女人们坐在院子里边剥蚕豆边唠家常:"听说村口老槐树开花了?""可不是,明天带孩子去挂红布条。"傍晚收工,主家非要留饭,几盘家常菜摆开,自家酿的米酒倒上,笑声能飘到月亮爬上来。

夜话好时光

吃过晚饭,家家户户搬出竹椅乘凉。萤火虫在草丛里明明灭灭,老人摇着蒲扇讲古:"四月初三龙王晒鳞,明儿准是个晴天..."年轻人手机里放着新学的插秧歌,三岁娃娃追着大黄狗摔进草堆,惹得满场大笑。

春夜的露水悄悄凝结时,谁家窗口还亮着灯——准是媳妇在给明天备耕的丈夫补衣裳。针线穿过粗布的细响里,藏着农历四月最平凡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