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七月十五叫鬼节 有什么传说故事吗

小编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这一天,民间有“鬼节”之称,为什么七月十五叫鬼节呢?这其中又有哪些传说故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而古老的节日,探寻其中的奥秘。

七月十五的由来

1.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祀祖先、缅怀亲人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2. 七月十五被称为“鬼节”,源于古代的“七月半”习俗。据《礼记》记载,七月半是古代祭祀鬼神的日子,人们认为这一天,阴间的鬼魂会回到阳间,与亲人团聚。

七月十五的传说故事

1. 钟馗捉鬼

相传,唐代有一位名叫钟馗的文士,他才华横溢,却因相貌丑陋而屡遭科举失利。钟馗在失望之余,决心捉鬼为民除害。在一次捉鬼的过程中,钟馗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鬼魂,这个鬼魂正是他的仇人。钟馗将其捉住,并将其押送至阴间。后来,钟馗被封为“鬼王”,专门负责捉鬼。

2. 孟兰盆会

据《佛说孟兰盆经》记载,孟兰盆会是为了超度亡魂而设立的。相传,目连的母亲因生前作恶,死后堕入地狱。目连为了救母亲,便向佛陀请教。佛陀告诉他,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孟兰盆会,可以超度亡魂。于是,目连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为母亲举行了盛大的孟兰盆会,最终成功救出了母亲。

为什么七月十五叫鬼节 有什么传说故事吗

3. 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大士,他发誓要度尽地狱众生。据《地藏经》记载,地藏王菩萨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会降临人间,为众生说法。七月十五也被称为“地藏王菩萨圣诞”。

七月十五的习俗

1. 祭祀祖先

七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在家中设置供桌,摆放水果、食品、纸钱等,以祭拜祖先。还会举行烧香、叩头等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2. 放河灯

放河灯是七月十五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将纸灯放入河流中,寓意着为亡魂照亮回家的路。放河灯还能祈求平安、吉祥。

3. 祭奠孤魂野鬼

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人们还会祭奠孤魂野鬼。他们会在街头巷尾设置祭坛,摆放食物、纸钱等,以慰藉这些无家可归的亡魂。

七月十五的禁忌

1. 不宜结婚

民间传说,七月十五是鬼魂聚集的日子,不宜举行婚礼。在这一天结婚,可能会给新人带来不幸。

2. 不宜搬家

同样地,七月十五也不宜搬家。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搬家,会招来不吉利的事情。

3. 不宜探病

七月十五这一天,不宜探望病人。人们认为,这样做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七月十五被称为“鬼节”,源于古代的祭祀习俗和传说故事。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七月十五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生命,关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