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不能看娘家的灯吗 躲灯有什么讲究

小编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十五不能看娘家的灯”和“躲灯”便是其中之一。这些习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寓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习俗的由来、讲究以及背后的故事。

十五不能看娘家的灯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有“十五不能看娘家的灯”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元宵节这天,已婚女子不能去看娘家的灯。这个习俗到底有什么讲究呢?

1. 婚姻观念的体现

在我国古代,婚姻观念较为严格,讲究门当户对。女子出嫁后,便要远离娘家,成为婆家的一员。十五不能看娘家的灯,体现了已婚女子对婆家的尊重和忠诚。

2. 祭祖习俗的延续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家人团聚,共赏花灯,以示对祖先的敬意。已婚女子在元宵节这天不能看娘家的灯,是为了避免与婆家发生冲突,确保祭祖活动顺利进行。

3. 避免是非

古代社会,家庭关系复杂,娘家和婆家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已婚女子在元宵节这天看娘家的灯,可能会引起婆家的不满,从而引发家庭纷争。为了避免是非,已婚女子选择在这一天远离娘家。

躲灯

除了“十五不能看娘家的灯”之外,还有一项习俗叫做“躲灯”。所谓躲灯,就是已婚女子在元宵节这天躲在家中,不外出赏灯。这个习俗有什么讲究呢?

1. 避免被鬼魂缠身

十五不能看娘家的灯吗 躲灯有什么讲究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元宵节是鬼魂出没的日子。已婚女子在元宵节这天躲在家中,是为了避免被鬼魂缠身,保证自身平安。

2. 避免影响丈夫

已婚女子在元宵节这天躲灯,也是为了不影响丈夫。古代社会,男子以家庭为重,妻子在元宵节这天躲灯,是为了让丈夫安心赏灯,不受外界干扰。

3. 好事连连

民间有“躲灯躲一年”的说法,意味着已婚女子在元宵节这天躲灯,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许多家庭都会在元宵节这天选择躲灯。

习俗背后的故事

关于“十五不能看娘家的灯”和“躲灯”的习俗,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王氏的女子,她在元宵节这天去看娘家的灯,结果被鬼魂缠身,导致丈夫患病。从此,人们便开始遵守这个习俗,以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十五不能看娘家的灯”和“躲灯”这些习俗,既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婚姻观念和家庭观念,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虽然这些习俗已经不再那么严格,但它们依然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