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在这凉爽的日子里,老北京有着独特的饮食习惯和丰富的习俗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北京,感受寒露时节的独特韵味。
寒露吃什么?
1. 羊肉汤
寒露时节,北京的气温逐渐降低,羊肉汤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羊肉性温,具有滋补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不仅温暖了身心,还补充了身体所需的营养。
2. 炖鸡汤
鸡肉具有温中益气、养血补身的功效,炖鸡汤成为了寒露时节的佳品。选用土鸡、乌鸡等,加入各种药材和调料,慢火炖煮,使鸡肉中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口感鲜美,滋补身体。
3. 酸菜鱼
酸菜鱼是老北京的家常菜之一,具有开胃、驱寒的作用。鱼肉鲜嫩,酸菜酸爽,二者搭配,既美味又养生。寒露时节,吃上一碗酸菜鱼,温暖又开胃。
4. 糖葫芦
糖葫芦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以山楂为主料,外裹糖浆,酸甜可口。寒露时节,天气转凉,吃上一串糖葫芦,既解馋又暖身。
寒露时节有什么习俗?
1. 吃柿子
寒露时节,柿子逐渐成熟。老北京有“寒露吃柿子,不怕耳朵受冻”的说法。柿子不仅口感甘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2. 赏菊花
寒露时节,菊花盛开。老北京人喜欢在此时赏菊花,欣赏各种花色、花形的菊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菊花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3. 挂秋膘
寒露时节,天气渐凉,人们开始为过冬储备能量。老北京有“寒露吃鸡,挂秋膘”的习俗,寓意着吃鸡能够增强体质,为冬季储存能量。
4. 祭祖扫墓
寒露时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祖先的日子。老北京人会前往墓地扫墓,缅怀先人,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寒露时节,老北京的传统饮食习惯和习俗活动,既体现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现了老北京人热爱生活、注重养生的品质。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让我们一起感受老北京的风情,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