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枝头挂满红灯笼般的柿子,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树枝,仿佛把丰收的喜悦直接捧到了人们眼前……
1. 柿柿如意的祝福
老话说"柿柿如意",不光因为谐音吉利,更因柿子圆润的外形像极了装满福气的宝盒。从前家家户户爱在院里种棵柿树,霜降后摘下柿子晾成柿饼,红彤彤地串在屋檐下,远远望去就像一串串小铜钱。邻居见了总要夸一句:"这家日子过得甜啊!"连《红楼梦》里贾母赏给孙辈的吃食中,都少不了一碟琥珀色的柿霜糖。
2. 画家笔下的金玉满堂
齐白石画柿子最爱用胭脂红点染,三两颗配个蓝釉陶罐,题款常写"世世平安"。有幅画特别有趣:竹篮里歪着五个熟透的柿子,旁边蹲着两只麻雀,题字却是"五世同堂"。原来鸟雀偷食在老人眼中不是糟蹋,反倒是添了活气儿。现在很多人家客厅挂柿子图,未必懂水墨技法,就是觉得那抹暖红看着心里踏实。
3. 庭院里的风水智慧
乡下阿婆总叮嘱:"柿树要种东南角,结果比蜜还要甜。"这不是迷信,东南方日照充足,柿子自然长得好。果实成熟时像无数小太阳挂在枝头,路过的人谁不多看两眼?旧时商号开张,掌柜的定要摆盘柿子配花生,取个"好事(柿)发生"的彩头。如今公司前台放柿子盆景的也不少,不费钱不占地,却能让访客会心一笑。
4. 舌尖上的团圆味
陕西人做柿子糊塌,山西人烤柿子面饼,老北京冬天必喝罐儿柿蜜——这些吃食里藏着家的温度。记得外婆总把硬柿子埋进米缸,等软了掏出来,揭掉薄皮递给我们。流心的果肉吸溜进嘴,连手指头都要舔干净。现在超市啥水果都有,但全家分食一个柿子的亲密,再贵的进口水果也替代不了。
5. 跨越千年的东方浪漫

深秋山寺的柿树尤有禅意,日本作家写"柿子掉落时,古寺更幽深"。而在中国古镇,青砖灰瓦间探出几枝红柿,立刻让黑白水墨活了。年轻人现在流行送柿子香薰、柿子杯,倒比玫瑰巧克力更显雅致。那些说传统文化过时的人应该看看,一颗柿子从《诗经》里的"有杕之杜"到如今手机里的表情包,美了中国人三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