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佳节将至,西宁这座高原古城,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这个传统节日里,青海地区的风俗习惯独具特色,寓意丰富,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赏月祈福,寄托思念之情
中秋之夜,月圆如镜,西宁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公园、广场、河边等地赏月。人们仰望皎洁的月亮,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在院子里摆上供品,如月饼、水果、茶点等,以示对月神的敬意。还会点燃香烛,祈祷家人平安健康,事业有成。
团圆饭,共享天伦之乐
中秋节,团圆是永恒的主题。在这一天,家人团聚,共进晚餐,享受天伦之乐。青海地区的团圆饭独具特色,主要以羊肉、手抓饭、酥油茶等为主。羊肉象征着吉祥如意,手抓饭寓意五谷丰登,酥油茶则代表着吉祥和温暖。在欢声笑语中,家人共同分享着这份幸福。
猜灯谜,增添节日气氛
中秋节期间,西宁街头巷尾都会挂起彩灯,人们纷纷猜灯谜,增添节日气氛。灯谜内容丰富,既有传统的诗词歌赋,也有现代的时事热点。猜灯谜不仅考验智慧,还能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

舞龙舞狮,祈求平安吉祥
在中秋节期间,西宁各地会举行舞龙舞狮表演,祈求来年平安吉祥。舞龙舞狮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象征着喜庆和力量。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舞龙舞狮队伍穿梭于人群中,为节日增添喜庆氛围。
中秋月饼,寓意团圆美满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象征着团圆美满。青海地区的月饼种类繁多,有豆沙、五仁、玫瑰、巧克力等口味。在中秋节这天,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月饼,分享甜蜜,共度佳节。
中秋诗词,传承文化底蕴
中秋节,诗情画意。在这一天,人们纷纷吟诵中秋诗词,传承文化底蕴。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经典诗词,成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放天灯,许下美好愿望
在中秋节夜晚,西宁市民会放飞天灯,许下美好愿望。天灯象征着希望和光明,人们在放飞天灯的过程中,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民间传说,传承中秋故事
中秋节,民间传说丰富多彩。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文化底蕴。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涵,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青海中秋习俗寓意着团圆、美满、平安和吉祥。在这个传统节日里,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我们共同感受中秋的魅力,珍惜这份团圆的美好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