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角是什么意思 总角怎么读

小编

总角是什么意思?总角怎么读?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问题。在我国古代汉语中,“总角”一词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词汇,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本文将从总角的定义、读音、历史演变、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总角的定义

总角,古汉语词汇,指古代儿童头上的发髻。据《辞源》记载:“总角,儿童发髻也。”在古代,男孩和女孩都将头发扎成两个发髻,形似羊角,故称“总角”。这种发式在我国古代非常流行,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

总角的读音

总角的读音为“zǒng jiǎo”。“总”字读作“zǒng”,意为总的、全部的;“角”字读作“jiǎo”,指羊角或形状像羊角的东西。在古汉语中,许多字词都含有“角”字,如“角落”、“角力”等。

总角的历史演变

1. 远古时期:在原始社会,儿童并没有固定的发式,他们的头发往往随意披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型对个人形象和身份地位的影响,于是开始对儿童的发式进行规范。

2. 春秋战国时期:总角作为一种流行发型,开始广泛流传。当时,男孩和女孩都将头发扎成两个发髻,形似羊角。这一时期,总角成为古代儿童身份的象征。

3. 秦汉时期:总角发式继续流行,但有所变化。男孩的发型逐渐向成人发式过渡,而女孩的总角则更加精致。

总角是什么意思 总角怎么读

4. 隋唐时期:总角发式达到鼎盛时期,不仅儿童,一些成年女性也开始采用这种发式。总角还衍生出许多变体,如“双角”、“三角”等。

5. 宋元明清时期:总角发式逐渐衰落,被其他发型所取代。但总角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仍在我国民间流传。

总角的文化内涵

1. 亲子关系:总角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呵护的体现。在古代,父母会为子女整理总角,寓意着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2. 社会等级:总角是古代社会等级的一种体现。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发式,总角作为一种流行发型,代表着一定的社会地位。

3. 文人情怀:古代文人墨客在诗词歌赋中常用总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诗中的“有弟皆分散”一句,就是用总角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4. 神话传说:在神话传说中,总角也与许多故事紧密相连。如《山海经》中记载的“九尾狐”传说,九尾狐化作少女,总角垂肩,引诱男子。

总角是我国古代儿童发式的一种,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通过对总角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化传承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