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字形字义角度分析
1. 字形演变
在甲骨文中,“来”字像麦子成熟时麦穗下垂的样子,本义是小麦。小麦是经过阳光照耀(火象征着光明、热量等与太阳相关的能量)而生长成熟的作物,从这个意义上可以与火的属性产生联系。
2. 字义关联
“来”有到来、来临的意思。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里,阳气的运动方向是从南向北(古人以南方为阳,北方为阴),而火代表阳气的向上、向外散发等特性。“来”表示一种趋向,如同阳气到来、生机的到来,这种趋向性与火的积极向上、主动的特性有一定的呼应关系。
二、从音韵学角度分析(传统五行学说中的音韵关联)
1. 五音与五行对应
在传统的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中,“来”字读音属“来”(lái),其声母为“l”,韵母为“ai”。按照音韵学与五行对应的理论(虽然这种对应关系较为复杂且有一定的主观性),其读音的音韵特征与火的属性有一定的联系。例如,徵音(对应火)具有明亮、欢快等特征,“来”字的读音在发音的清浊、高低、长短等方面可能被认为具有类似徵音所蕴含的那种积极、向上的感觉,从而被归为五行中的火。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五行属性更多是传统哲学概念下的一种归类方式,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并没有被证实其具有绝对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