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节选)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诗,但作为二十四节气典籍的权威解释,短短十字道尽霜降物候特征。
2. 《霜降》(唐·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管,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赏析:以节气精确时间开篇,"蓂馀一叶"暗喻时光流逝。后四句转入人事,借潘安典故抒发对岁月易逝的感慨。
3. 《谪居》(唐·白居易)
"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吏。
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
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赏析:"霜降春林"以反常的自然现象隐喻政治生涯的挫折,体现诗人对命运无常的诘问。
4. 《列岫亭》(宋·江定斋)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赏析:14字勾勒出霜降后山水清癯的意境,"无痕"二字尤显功力,展现宋诗理趣与画境的融合。
5.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赏析:上阕写霜降后江水退落的开阔景象,下阕转入人生感慨,以"破帽恋头"的幽默化解谪居愁绪。
6. 《霜降前四日颇寒》(宋·陆游)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
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
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
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
赏析:通过儿童劳作、民间祭祀等细节展现霜降农事,尾联以"复燃灰"传递豁达的生死观。
7. 《如梦令·晓向高楼凝望》(清·黄琬璚)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枫江上。"
赏析:以错觉写霜降时红叶似芙蓉的幻境,口语化叠词"霜降"的运用充满民歌趣味。
8. 《霜降夜》(当代·陈忠平)
"海气凝成度鬓风,暗随冷雨到帘栊。
心花一瓣无端湿,梦底销魂梦亦穷。"
赏析:现代诗将霜降物候与内心情感交织,"心花湿"的意象新颖,体现古典意境与现代诗学的融合。
霜降诗词特点:
1. 物候观察:多聚焦"草木黄落""水痕收""虫蛰伏"等典型现象
2. 情感寄托:常借节气变迁抒发人生迟暮、家国之忧
3. 农事书写:反映"霜降杀百草"对农耕的影响
4. 养生关联:部分诗词暗含"补冬不如补霜降"的时令智慧
建议延伸阅读:杜甫《秋兴八首》、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相关篇目,可对比不同诗人笔下的霜降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