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12首描写立冬的经典诗句,涵盖不同朝代诗人的作品,展现立冬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
1. 《立冬》·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诗仙以慵懒笔触写冬日闲适,酒暖墨寒,意境洒脱。)
2.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前菊花傲霜,暗喻坚韧品格。)
3.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江南立冬微寒,静待梅开,含蓄隽永。)
4. 《立冬》·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北方边塞与南方村野的立冬对比,苍凉与恬淡并存。)
5. 《立冬夜舟中作》·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舟中夜泊,雨夜寒意与江湖灯火相映。)
6. 《立冬日野外行吟》·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僧人视角下的立冬,天地澄澈,禅意悠然。)
7. 《立冬日作》·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诗人晚年简朴生活,安贫乐道。)
8. 《立冬后述情》·张侃
山城并水寒较早,鸳瓦新霜写花草。
五更三起雁过声,梦里分明是江表。
(南方早寒,雁声惊梦,乡愁暗生。)
9. 《立冬日小饮》·朱翌
栉栉霜林散晓鸦,一樽聊答一年华。
泥炉煨芋魁,瓦盏泼茶芽。
学道心无碍,随缘乐有涯。
眼前虽寂寞,幽兴满烟霞。
(文人雅趣,煨芋品茶,淡泊自适。)
10. 《立冬夜舟中作》·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重复项,可替换为其他诗句,如王稚登《立冬》: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客居他乡的清冷孤寂。)
11. 《立冬日作》·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冬景萧瑟中见生机,读书温酒,雅致盎然。)
12. 《立冬》·左河水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现代诗作,写实风格,展现农事与节气关联。)
小知识:立冬在古代是“四时八节”之一,古人会祭祀祖先、酿黄酒、吃饺子(“交子之时”谐音)。诗中常见“菊残”“雁去”“煨芋”等意象,既有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也有围炉静待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