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八字墙混凝土标号;涵洞八字墙图纸怎么看

小编

涵洞八字墙的混凝土标号(强度等级)需根据设计规范、结构受力特点及环境条件综合确定,通常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等标准。以下为常见情况:

1. 一般公路涵洞

常用标号:C25~C30(如二级及以下公路的钢筋混凝土八字墙)。

依据:八字墙主要承受土压力、自重及水流冲刷等荷载,属于次要受力结构,但需满足耐久性要求(如抗渗、抗冻)。

2. 高等级公路或特殊环境

标号提升:C30~C40(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或冻融环境、盐渍土地区的涵洞)。

特殊要求:若位于严寒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可能需提高标号(如C35以上)并添加抗冻剂;若处于侵蚀性环境(如沿海盐雾区),需采用抗渗混凝土(如P6)并提高标号(C30以上)。

3. 设计图纸优先

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标号以施工图纸标注为准(通常在结构设计说明或构件详图中明确,如“八字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若图纸未明确,需咨询设计单位确认。

二、涵洞八字墙图纸怎么看

八字墙是涵洞出入口两侧的挡土结构,用于扩散水流并连接洞身与路基。识图需结合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 图纸组成

平面图:显示八字墙在涵洞出入口的平面位置、扩散角度(通常为30°~45°)、与洞身的连接关系及路基边坡衔接情况。

立面图/纵断面图:展示八字墙的高度、顶面与底面标高、与洞口铺砌或锥坡的衔接标高。

剖面图:明确八字墙的截面形状(如直墙式、斜坡式)、厚度(通常30~50cm)、基础埋深及与洞身基础的连接方式。

详图:标注钢筋布置(如受力筋、分布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预埋件(如伸缩缝、沉降缝)位置等。

2. 关键参数解读

尺寸参数:

墙高:从基础顶面到墙顶的垂直高度(需结合涵洞净高及路基填土高度确定)。

墙顶/底宽度:直墙式八字墙顶宽通常20~30cm,底宽与基础同宽(如50~80cm);斜坡式八字墙需注意坡度(如1:0.3~1:0.5)。

扩散角:八字墙墙面与洞身轴线的夹角(通常30°~45°,图纸会明确标注)。

钢筋信息:

受力筋:沿墙面竖向或水平布置的主筋(如φ12@150,表示直径12mm,间距150mm)。

分布筋:垂直于受力筋的辅助钢筋(如φ8@200)。

箍筋/拉结筋:用于增强整体性(如φ6@300,梅花形布置)。

材料要求:

混凝土标号(如C30)、抗渗等级(如P6)、抗冻等级(如F150)。

钢筋等级(如HRB400)。

3. 特殊构造注意点

基础形式:八字墙基础通常为条形基础,需关注基础宽度、埋深及与洞身基础的衔接(是否整体浇筑或分开施工)。

沉降缝/伸缩缝:图纸会标注缝的位置(如每隔4~6m设置一道)、宽度(通常2~3cm)及填缝材料(如沥青木板)。

防水与排水:注意墙身是否设置泄水孔(位置、间距)、防水层做法(如涂刷防水涂料)及与洞口铺砌的排水衔接。

4. 识图步骤建议

先整体后局部:先看平面图和立面图,明确八字墙的位置、高度及与涵洞、路基的关系;再结合剖面图和详图,细化截面尺寸、钢筋布置等细节。

核对尺寸标注:重点核对墙高、厚度、扩散角等关键尺寸是否与设计说明一致。

结合规范:若图纸标注不明确(如钢筋间距“按构造要求”),需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或设计通用图集(如《公路涵洞设计细则》附录中的标准图)。

总结

混凝土标号:以图纸标注为准,无明确标注时参考规范并结合工程环境确定(一般C25~C30,特殊环境提高标号)。

图纸识读:重点关注尺寸、钢筋、材料及特殊构造,结合平面、立面、剖面及详图综合理解,必要时咨询设计单位。

涵洞八字墙混凝土标号;涵洞八字墙图纸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