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中,接新娘下车时开门和说吉祥话的环节,既承载着对新人婚姻美满的祝福,也体现了仪式感和喜庆氛围。以下是具体细节:
一、谁给新娘开车门?
1. 新郎
新郎作为迎亲队伍的核心人物,承担“接亲”责任,亲手为新娘开车门是重要仪式之一。这一动作象征新郎主动迎接新娘,开启二人共同生活的新篇章,体现对新娘的尊重与珍视。
2. 伴郎或长辈(特殊情况)
若新郎因紧张或习俗要求(如部分地区认为新娘“脚踏红毯前不可见外人”),可由伴郎先开门,新郎再迎新娘下车。
部分地区有“新娘由长辈(如新娘父亲或兄长)背/抱下车”的习俗,此时车门可能由伴郎或专人打开,但新郎仍需第一时间迎接。
二、接新娘下车的人说什么?
开门后,接亲者(通常是新郎或伴郎)需说吉祥话,既活跃气氛,也传递祝福。常见说法如下:
1. 幽默轻松型
“新娘子,咱家大门已开,快跟我回家吃糖啦!”
“新娘子,车里的空调比不上家里的暖,快下来暖和暖和!”
“新娘子,这车门一开,咱俩的好日子就算正式开始咯!”
2. 传统祝福型
“新娘子,今日良辰美景,愿你我携手白头,永结同心!”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你我——现在请你下车,咱们的幸福生活正式启程!”
“新娘子,这车门是幸福的大门,你一下来,咱家的喜气就满啦!”
3. 互动俏皮型
(对新娘)“新娘子,下车前先猜个谜:‘两个人,一条心,从此不分你和我’——打一婚礼环节!”(答案:接亲)
(对伴娘)“伴娘姐姐,给个面子放行呗,我保证新娘下车后红包大大的有!”
注意:
吉祥话需结合当地习俗调整,避免冒犯新娘方亲友;
若新娘方设置“开门红包”环节,需先递上红包(金额通常为双数,如66元、88元),再开口说话,寓意“开门见喜”。
三、其他注意事项
动作配合:新郎开门后,可主动伸手搀扶新娘(尤其穿婚纱时),避免踩到裙摆;
氛围营造:接亲队伍可提前准备红包、喜糖,开门后分发给伴娘或新娘亲友,增加喜庆感;
尊重习俗:部分地区有“新娘脚不沾地”的习俗(下车需踩红毯/花盆/秤杆),此时开门后需引导新娘按习俗行动。
接新娘下车是婚礼中充满仪式感的环节,关键是通过真诚的祝福和喜庆的氛围,让新人感受到幸福,也让亲友见证甜蜜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