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台风的命名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台风名称的规范性和国际一致性,让全球各地的人们都能快速识别和理解台风信息。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台风起名的规定和要求。
台风命名原则
1. 地域性原则

台风名称应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以方便人们根据名称判断台风可能影响的地区。例如,我国台风命名多采用中文名字,如“利奇马”、“山竹”等。
2. 国际一致性原则
台风命名应遵循国际惯例,确保全球各地的人们都能快速识别和理解台风信息。国际热带气旋命名委员会负责制定台风命名规则,各国按照规定进行命名。
3. 文化内涵原则
台风名称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寓意美好,避免使用不吉利、敏感或不雅的词汇。例如,我国台风命名多选用具有吉祥意义的名字。
台风命名规则
1. 命名数量
台风命名每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有26个名字,包括23个中文命名和3个英文命名。当台风数量超过26个时,将按照字母顺序循环使用。
2. 命名顺序
台风命名按照字母顺序进行,但“Q”、“U”、“X”、“Y”、“Z”这五个字母不使用。当台风数量超过26个时,将循环使用字母顺序。
3. 命名变更
当台风给我国或周边国家造成严重灾害时,我国可以提出对台风名称进行变更的申请。经国际热带气旋命名委员会批准后,该台风名称将被永久撤销,并重新进行命名。
4. 命名命名权
台风命名权归各成员国所有,各国负责本国的台风命名工作。我国由中央气象台负责台风命名。
台风命名要求
1. 名称规范
台风名称应简短、易记、易发音,便于传播和识别。
2. 避免重复
台风名称应避免与已命名的台风名称重复,以免造成混淆。
3. 尊重文化
台风名称应尊重各国文化,避免使用敏感或不雅的词汇。
4. 便于传播
台风名称应便于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传播,让全球各地的人们都能快速了解台风信息。
台风命名案例
1. 2019年台风“利奇马”
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1日生成,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其名称来源于日本,意为“快速”。
2. 2018年台风“山竹”
台风“山竹”于2018年9月16日生成,对我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造成严重影响。其名称来源于菲律宾,意为“水果”。
3. 2017年台风“天鸽”
台风“天鸽”于2017年8月23日生成,对我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造成严重影响。其名称来源于澳门,意为“鸽子”。
台风起名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旨在确保台风信息的规范性和国际一致性。了解这些规定和要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台风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