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 重阳节有何别称

小编

重阳节,又称茱萸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自古以来,重阳节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为什么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它又有哪些别称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重阳节的奥秘。

茱萸的传说

茱萸,又称艾蒿,是一种常绿灌木。在古代,人们认为茱萸具有驱邪避灾、延年益寿的功效。重阳节这天,人们采摘茱萸,插在头上或佩戴在身上,以求平安健康。关于茱萸的传说,最为著名的是《楚辞·九歌》中的《东皇太一》篇,其中提到:“茱萸满把,以赠远人。”由此可见,茱萸在古代就已经成为重阳节的重要象征。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据《礼记》记载,重阳节最初是祭祀天帝和祖先的节日。到了唐代,重阳节逐渐演变为民间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登高望远、赏菊饮酒、佩茱萸等,以祈求平安健康。

重阳节的习俗

1. 登高望远

为什么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 重阳节有何别称

登高望远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古人认为,重阳节这天登高,可以避邪驱灾,延年益寿。如今,登高已成为人们亲近自然、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

2. 赏菊饮酒

重阳节期间,菊花盛开,人们纷纷赏菊饮酒,以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高》诗中就有“九日登高望,苍茫远水间”的描绘。

3. 佩茱萸

佩戴茱萸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古人认为,茱萸具有驱邪避灾的功效,佩茱萸可以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重阳节的别称

1. 老人节

重阳节在民间也被称为“老人节”,因为这一天是老年人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关心老人,为他们送上祝福,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戴。

2. 菊花节

重阳节期间,菊花盛开,因此也被称为“菊花节”。人们赏菊、品菊、咏菊,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 重阳会

重阳节在部分地区被称为“重阳会”,人们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

4. 九九重阳节

由于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因此也被称为“九九重阳节”。九九重阳,寓意着长久、健康、幸福。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家庭、亲情、友情、爱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通过登高、赏菊、饮酒等习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

重阳节,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民族情感的节日。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魅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祝愿家人平安健康,祝愿生活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