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的结婚风俗和嫁女儿准备的物品丰富多彩,体现了地方文化和传统。以下将详细介绍江苏的结婚风俗、嫁女儿需要准备的东西以及相关流程。
订婚
选日子:订婚需要挑选一个好日子,双方亲戚长辈聚在一起见证,长辈会给新人一些见面礼,通常是几千元钱的吉利红包。
彩礼:男方需要送彩礼到女方家,传统的彩礼包括家具、家电、首饰等,现在主要是现金,通常在10万元左右。
合婚:男方会讨要女方的生辰八字,然后请专人合婚,选择一个最吉利的日子举办结婚典礼。
结婚当天
迎亲:新郎带着伴郎团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由母亲插上发簪,父亲为新郎加冠,新郎向父母辞行。
仪式:婚礼仪式包括却扇、同牢而食、交杯酒、解缨结发等环节,象征着夫妻同心、白头偕老。
闹洞房:结婚当晚会有闹洞房游戏,目的是拉近新郎新娘之间的距离,增添婚礼的欢乐气氛。
回门:新人在结婚三天后需一起回到娘家参加回门宴,必须在日落之前赶回夫家,最好别留在娘家过夜。
嫁妆
被子:一般准备四床被子,颜色不同,寓意多样。
红皮箱:装有压箱钱、嫁衣、喜糖、喜果等,由兄弟提着到婆家。
洗漱用品:包括红桶、脸盆、牙膏牙刷、香皂、洗发水、护肤品等,用红布包着带走。
子孙桶:保佑子孙万代,包括马桶、脚盆、水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富足。
其他物品
布鞋女方妈妈会给新郎新娘各做两双鞋,寓意连子。
红门帘子:寓意连子的意思。
红头蒙:由新娘子家里买,婚礼当天由新郎来接亲时缠在新郎头上。
红腰带:女方妈妈买红布裁成两半,由新娘新郎各拿一条,寓意腰缠万贯。
江苏的结婚风俗和嫁女儿准备的物品充分体现了地方文化和传统,从订婚、结婚到回门,每个环节都有丰富的仪式和寓意。嫁女儿需要准备的物品不仅包括传统的被子、红皮箱、洗漱用品和子孙桶,还有一些特别的物品如布鞋、红门帘子、红头蒙和红腰带,寓意吉祥、幸福和美满。
江苏地区的结婚禁忌包括:
1. 出嫁时间禁忌:避免在农历六月、三月和七月结婚,传统认为这些月份不吉利,可能导致婚姻不幸。
2. 婚礼当天禁忌:
新娘出门时,姑嫂需回避,不能相送,因“姑”与“孤”、“嫂”与“扫”同音,不吉利。
新娘离开娘家时应哭泣,以留下“水头”旺女家,不哭则不吉利。
迎娶途中若遇另一队迎亲车队,需互放鞭炮或交换花朵化解“喜冲喜”。
新娘进男家时,需跨过门槛,不能踩到新郎的鞋子。
3. 婚嫁物品禁忌:
新娘礼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新娘忌穿旧鞋,所有鞋子应为全新。
4. 婚后回门禁忌:婚后三日回门,须在日落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宿,若特殊情况需留宿,夫妻需分房睡。
在江苏结婚流程中,以下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1. 订婚:双方家庭商定婚期和其他婚礼细节,并交换礼物,象征着两个家庭的正式结合。
2. 彩礼:男方需要送彩礼到女方家,这是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
3. 合婚:男方会讨要女方的生辰八字,然后和男方的八字一起拿去合婚,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举办婚礼。
4. 结婚登记:男女双方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
5. 婚礼仪式:包括迎亲、拜堂、交杯酒等环节,这是婚礼的核心部分。
6. 回门:新婚夫妇在结婚后三天需要一起回到娘家,参加回门宴。
在江苏地区,嫁女儿需要准备一系列物品,这些物品不仅体现了传统习俗,还蕴含着对新人的美好祝愿。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准备事项:
嫁妆物品
被子:通常准备四床,颜色各异,寓意丰富。
红皮箱:装有压箱钱、嫁衣、喜糖等,由兄弟提着,到婆家后交给婆婆。
洗漱用品:包括脸盆、牙刷牙膏、洗发水等,需双数,寓意成双成对。
子孙桶:由马桶、脚盆、水桶组成,寓意早生贵子、健康富足。
其他物品:如红鞋、红腰带、红手绢等,各有其独特的寓意。
婚礼当天所需用品
新娘的行头:包括婚纱、礼服、鞋子等。
厨房用具:如电饭锅、炒锅等,为新人婚后生活做准备。
红包:用于装礼金,准备若干。
其他注意事项
压箱钱:父母会在嫁妆箱的四个角和中央放上体己钱,寓意女儿在婚后生活中应对不时之需。
珠宝首饰:母亲会在婚前将传家首饰送给女儿,表示把美好的事物带给女儿。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准备事项可能因家庭情况和地区习俗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