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风水大师李淳风论八宅穿井方位吉凶

小编

唐代风水大师李淳风在八宅风水学中有关于穿井方位的吉凶论述。以下将详细介绍李淳风关于八宅穿井方位的吉凶理论,并结合现代风水学的观点进行解读。

八宅风水的基本原理

八宅风水:八宅风水学将住宅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宅”,并根据个人的命卦(根据出生年换算成八卦的代号)与宅卦(住宅的卦象)相配合,判断吉凶。

命卦与宅卦的配合:东四命配东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命卦与宅卦相配合则吉,不配合则凶。

八卦与方位的对应关系

八卦方位:八卦与方位的对应关系为:北为坎,南为离,西为兑,东为震。每个方位对应不同的卦象,如坎对应乾、坤、艮、震,离对应巽、兑、坎、离等。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在八宅风水中有重要应用,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关系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穿井方位吉凶的具体论述

乾甲壬山金:东方来龙得井在巳酉位,井水清亮干净;西方来龙得井在申子位,最吉利;南方来龙得井在巳位,佳;北方来龙得井在申位,佳。

坤乙癸山土:东方来龙得井在申子位,本音井利;南方来龙得井在申位,吉;北方来龙得井在子位,吉;西方来龙得井在子位,不利。

艮丙山土:东方来龙得井在申子位,主有横财;西方来龙得井在申位,吉利;南方来龙得井在子位,不利;北方来龙得井在子位,不利。

巽辛山木:东方来龙得井在卯位,吉利;西方来龙得井在亥卯位,皆利;南方来龙得井在亥位,最佳;北方来龙得井在卯位,佳;亥不利人忤逆。

震庚亥未山木:东方来龙得井在卯位,吉利;西方来龙得井在卯位,井水清洁;南方来龙得井在卯位,佳;北方来龙得井在亥位,佳;卯井不利。

离寅戌山火:东方来龙得井在寅位,最吉利;西方来龙得井在午位,最佳;南方来龙得井在午位,吉;北方来龙得井在寅位,佳;寅不利。

坎申辰山水:东方来龙得井在申子位,佳;西方来龙得井在申位,最吉利;南方来龙得井在子位,最佳;北方来龙得井在辰位,佳;有横财。

兑丁巳丑山金:东方来龙得井在巳位,水清洁干净;西方来龙得井在酉位,最吉利;南方来龙得井在巳位,平平;北方来龙得井在辰位,亦有横财。

穿井的深度与水质

穿井深度:挖井如果浅,八尺九尺就会有泉水;挖井如果深,丈六丈八才会有泉水。

水质与吉凶:井水五行为阴,炉灶为阳,忌阴阳相对立,实不宜在灶位直接看见水井。

现代风水学中的穿井方位建议

宜在生旺方:打井宜在宅之长生、帝旺方,或巨门、贪狼、武曲,大吉方为上吉。

忌在凶方:忌在龙岗、气脉上、堂屋后面、生气星位置等凶方。

其他注意事项:井不宜太深,井口忌与地平,宜高于地,且有砖石拦砌,有盖更好。

李淳风的八宅风水理论为穿井方位的选择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强调了根据不同的方位和命卦选择合适的穿井位置。现代风水学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更为具体和实用的建议,如宜在生旺方、忌在凶方等。结合传统与现代,合理选择穿井方位,可以有效地提升住宅的风水效益。

唐代风水大师李淳风的主要著作包括以下几部:

1. 《推背图》:与袁天罡合著,预言了唐朝及以后朝代的重要事件,被誉为“中国第一奇书”。

唐代风水大师李淳风论八宅穿井方位吉凶

2. 《乙巳占》:世界上最早的气象学著作,对风进行定级,将风分为八级,并详细记录了各种气象现象。

3. 《宅经》:风水学著作,研究家宅风水,强调天人合一,对后世风水学影响深远。

4. 《法象志》:七卷,评论前代浑仪得失,对天文观测仪器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5. 《晋书》?《隋书》?《五代史》中的《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对这些史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注疏。

在八宅明镜中,八卦方位和八卦属性的确定是基于后天八卦的排列和五行相生的原理。以下是具体的方法:

八卦方位的确定

八卦方位是按照后天八卦的顺序来确定的,从坎卦开始,依次是:

坎卦:正北方

坤卦:西南方

震卦:正东方

巽卦:东南方

乾卦:西北方

兑卦:正西方

艮卦:东北方

离卦:正南方

八卦属性的确定

八卦属性是根据五行相生的原理来确定的,每个卦对应一种五行:

坎卦:属水

坤卦:属土

震卦:属木

巽卦:属木

乾卦:属金

兑卦:属金

艮卦:属土

离卦:属火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八宅明镜中的八卦方位和属性,从而进行风水布局和调整。

根据唐代风水理论,选择住宅朝向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 坐北朝南:这是最理想的朝向,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坐北朝南的房子可以充分利用阳光,保持冬暖夏凉,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和运势。

2. 避免四正方向:风水学认为,住宅不宜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正方向,而应选择偏东、偏南、偏西或偏北的朝向,以避免“煞气”。

3. 八卦方位:根据八卦与住宅朝向的关系,选择适合自己的卦象方位。例如,乾位(西北)代表天和权威,适合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居住;坤位(西南)代表地和家庭,有助于家庭和睦。

4. 考虑环境因素:住宅的朝向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避免过于突兀或与其他建筑物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