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15日,当冬日里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忙碌而又沉静的城市街道上时,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气——冬至。这一天,虽然寒意逼人,但却是我国传统节气中极为重要的一天,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
冬至的由来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十一月冬至,十二月中,至者,极也。”冬至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因此被称为“长至”。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变化的分水岭,阳气回升,阴气下降,标志着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的到来。
冬至的习俗
1. 祭祖
在我国许多地方,冬至都有祭祖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会回到家乡,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在家中,也会摆上丰盛的祭品,如鸡、鸭、鱼、肉等,以供祖先享用。
2. 吃饺子
北方地区有“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的说法。饺子象征着团圆和美好,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家人幸福安康。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共享天伦之乐。
3. 腊八粥
南方地区则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大米、红豆、花生、莲子、红枣等食材熬制而成的,寓意着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4. 饮酒
在有些地方,冬至还有饮酒的习俗。人们认为,喝酒可以驱寒保暖,增进亲情。在冬至这天,家人、朋友聚会时,都会品尝美酒,畅谈人生。
冬至的养生
1. 饮食养生

冬至时节,气温骤降,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可以选择羊肉、鸡肉、核桃、红枣等食物,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2. 保暖养生
冬至时节,寒冷的气候容易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要保持身体温暖,注意保暖。可以适当增加衣物,佩戴围巾、手套等。
3. 精神养生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容易使人情绪低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调节情绪。
冬至的文化意义
1. 传统节气的传承
冬至作为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出了许多有关农业、气象等方面的知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 人文情怀的体现
冬至这一天,家人团聚,共度佳节,体现了人们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各种习俗也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历史文化的见证
冬至的习俗,从古至今,历经沧桑,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发展变迁。它不仅是一种节气的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2025年12月15日,这个特殊的节气——冬至,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在这个日子里,让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珍惜亲情,度过一个温馨、团圆的冬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