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历七月有什么节气

小编

2025年农历七月,我国大地万物生长,气候宜人,各种节气轮番登场。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农历七月,感受那些独特的节气魅力。

立秋(2025年8月7日)

立秋的到来

立秋,是农历七月的第一大节气。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标志着秋季的开始。立秋时节,气温逐渐下降,天气由热转凉。人们常说:“立秋一日,凉风三尺。”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凉爽的秋季。

立秋的习俗

立秋时节,各地有许多习俗。在民间,人们认为立秋这天要吃“秋瓜”,如西瓜、香瓜等,寓意着消暑降温。立秋这天还要贴秋膘,即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储备能量。

处暑(2025年8月23日)

处暑的含义

处暑,是农历七月的第二大节气。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意味着暑气即将结束,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凉爽的秋季。

处暑的习俗

2025年农历七月有什么节气

处暑时节,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与立秋时的习俗相似。还有一些地方有“吃鸭子”的习俗,因为鸭子性凉,有助于消暑降火。

白露(2025年9月8日)

白露的到来

白露,是农历七月的第三大节气。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标志着秋季的深入。白露时节,气温继续下降,露水增多,天气逐渐变得凉爽。

白露的习俗

白露时节,民间有“吃白露米糕”的习俗。米糕是用糯米、红枣等食材制作而成,寓意着吉祥如意。还有“喝白露茶”的习俗,白露茶香气浓郁,口感醇厚。

秋分(2025年9月23日)

秋分的含义

秋分,是农历七月的第四大节气。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标志着昼夜平分。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深秋。

秋分的习俗

秋分时节,民间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菜,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还有“赏月”的习俗,因为秋分时节月亮最为圆满。

寒露(2025年10月8日)

寒露的到来

寒露,是农历七月的第五大节气。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寒冷的秋季。

寒露的习俗

寒露时节,民间有“吃寒露糕”的习俗。寒露糕是用糯米、红枣等食材制作而成,寓意着温暖。还有“赏菊”的习俗,因为寒露时节菊花盛开。

霜降(2025年10月23日)

霜降的含义

霜降,是农历七月的第六大节气。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霜冻现象开始出现。霜降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霜降的习俗

霜降时节,民间有“吃霜降糕”的习俗。霜降糕是用糯米、红枣等食材制作而成,寓意着温暖。还有“扫墓”的习俗,以纪念逝去的亲人。

立冬(2025年11月7日)

立冬的到来

立冬,是农历七月的第七大节气。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标志着冬季的开始。立冬时节,气温进一步下降,大地逐渐进入寒冷的冬季。

立冬的习俗

立冬时节,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寓意着团圆、平安,是立冬时节的传统美食。还有“贴冬联”的习俗,以祈求来年好运。

小雪(2025年11月22日)

小雪的到来

小雪,是农历七月的第八大节气。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雪花开始飘落。小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小雪的习俗

小雪时节,民间有“吃小雪糕”的习俗。小雪糕是用糯米、红枣等食材制作而成,寓意着温暖。还有“腌菜”的习俗,为冬季储存食物。

大雪(2025年12月7日)

大雪的到来

大雪,是农历七月的第九大节气。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雪花纷飞。大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大雪的习俗

大雪时节,民间有“吃大雪糕”的习俗。大雪糕是用糯米、红枣等食材制作而成,寓意着温暖。还有“赏雪”的习俗,感受冬日雪景的美丽。

冬至(2025年12月22日)

冬至的到来

冬至,是农历七月的第十大节气。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标志着冬季的最深。冬至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冬至的习俗

冬至时节,民间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寓意着团圆、美满,是冬至时节的传统美食。还有“祭祖”的习俗,以纪念逝去的亲人。

在2025年农历七月,我国大地经历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等十个节气。这些节气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在感受节气魅力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