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具体时间 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对吗

小编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这些节气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以及时间表。

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雨水

雨水,意味着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每年公历2月18日至20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30°时为雨水。

惊蛰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的昆虫。每年公历3月5日至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

春分

春分,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每年公历3月20日至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0°时为春分。

清明

清明,万物皆洁齐而清明,是春季的尾声。每年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

谷雨

谷雨,雨生百谷,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

立夏

立夏,夏季的开始,万物至此皆长大。每年公历5月5日至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时为立夏。

小满

小满,麦类作物籽粒饱满,但还未成熟。每年公历5月20日至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芒种

芒种,麦类作物成熟,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每年公历6月5日至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

夏至

夏至,白天最长,夜晚最短,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每年公历6月21日至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夏至。

十小暑

小暑,暑气渐盛,天气开始炎热。每年公历7月7日至9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十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每年公历7月23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

十立秋

立秋,秋季的开始,天气逐渐转凉。每年公历8月7日至9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十处暑

处暑,暑气逐渐消退,天气逐渐凉爽。每年公历8月23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

十白露

白露,露水增多,天气转凉。每年公历9月7日至9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

十秋分

秋分,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每年公历9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80°时为秋分。

十寒露

寒露,露水变冷,天气转凉。每年公历10月8日至9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

十霜降

霜降,露水凝结成霜,天气逐渐变冷。每年公历10月23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210°时为霜降。

十立冬

立冬,冬季的开始,天气逐渐变冷。每年公历11月7日至8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225°时为立冬。

二十四节气具体时间 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对吗

二小雪

小雪,天气转冷,开始降小雪。每年公历11月22日至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

二十大雪

大雪,天气更冷,开始降大雪。每年公历12月7日至8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255°时为大雪。

二十冬至

冬至,白天最短,夜晚最长,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

二十小寒

小寒,天气渐冷,开始有小寒。每年公历1月5日至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

二十大寒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每年公历1月20日至21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

通过以上对二十四节气具体时间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物候现象。这些节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生活作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也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二十四节气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