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由来简介,描写三月三的古诗

小编

阳春三月,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正是民间传统节日“三月三”的时节。这个节日源自我国古老的民间传说,流传至今,各地庆祝方式各异,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三月三,探寻这个独特节日的由来和魅力。

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又称为“上巳节”,是汉族、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的共同传统节日。关于三月三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黄帝祭天”的故事。

相传,在黄帝时代,天下大旱,五谷不收,民不聊生。黄帝为了祈求天降甘霖,便带领臣民在三月三这一天,举行祭天仪式。人们沐浴更衣,携带香烛、祭品,聚集在山川湖泽之间,向天祈福。从此,三月三便成为了一个全民祭祀的日子。

三月三还有其他传说,如“观音菩萨诞辰”、“牛郎织女相会”等,这些传说丰富了三月三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月三的习俗

三月三的习俗丰富多样,各地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以下列举几种典型的习俗:

1. 踏青赏花

三月三正值春暖花开,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各地花卉争奇斗艳,如樱花、桃花、杏花等,成为游客争相观赏的对象。

2. 求姻缘

民间相传,三月三这一天,单身男女们可以到河边、山脚等处求姻缘。他们在河边放下许愿瓶,或系上红绳,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放风筝

三月三放风筝是一项古老的习俗。人们将制作精美的风筝放飞于蓝天白云之间,寓意着祈福消灾,祈求生活美满。

4. 拔河比赛

在许多地区,三月三会举行拔河比赛。参赛者齐心协力,争夺胜利,寓意着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精神。

5. 猜灯谜

夜幕降临,人们聚集在一起猜灯谜。灯谜寓意丰富,既有民间传说,又有历史典故,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月三的古诗描写

自古以来,诗人墨客纷纷挥毫泼墨,赞美三月三的美好景色。以下选取几首描绘三月三的古诗:

1.《上巳日宴集》

【唐】王维

落花如有意,吹向故园枝。

此日桃花笑,明年能不归?

2.《上巳日泛舟越溪》

【唐】杜甫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上巳日题临安邸》

【宋】苏轼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4.《上巳日题曲江》

三月三由来简介,描写三月三的古诗

【宋】陆游

曲江春水绿如蓝,一曲高歌入耳频。

醉卧花间不知夜,满身花气不胜衣。

这些古诗描绘了三月三的美好景色,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节日的独特魅力。

三月三,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节日。它不仅是民间祭祀的象征,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写照。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共同感受春天的气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共同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