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大地开始披上秋意渐浓的衣裳。在这个时节,我国各地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饮菊花酒除秋燥便是其中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寒露节气的风俗习惯。
赏菊
寒露时节,菊花盛开,是我国赏菊的最好时期。自古以来,赏菊便成为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公园、园林或田野间赏菊,感受秋天的美好。
饮菊花酒
在寒露节气,人们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降血压等功效,对于秋季干燥的气候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菊花酒的制作方法简单,只需将菊花与糯米、酒曲等原料一起发酵即可。

吃柿子
寒露时节,柿子逐渐成熟。柿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润肺、生津、清热、润肠等功效。民间有“寒露吃柿子,不怕秋燥”的说法,吃柿子成为寒露节气的重要习俗。
登高望远
寒露时节,秋风送爽,登高望远成为人们喜欢的活动。登高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欣赏到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在登高的过程中,人们还可以吟诗作赋,抒发心中的感慨。
吃鸭肉
寒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人们有吃鸭肉的习俗。鸭肉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等功效,非常适合秋季食用。在寒露节气,家人团聚,品尝美味的鸭肉,增进感情。
戴茱萸
寒露时节,民间有戴茱萸的习俗。茱萸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可以预防感冒。人们将茱萸佩戴在身上,以祈求健康平安。
泡脚
寒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泡脚成为养生的重要方式。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预防感冒。在寒露节气,人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草药泡脚,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穿秋裤
寒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穿秋裤成为保暖的重要措施。人们穿上秋裤,抵御寒冷,保持身体温暖。
寒露节气风俗习惯丰富多彩,既有赏菊、饮菊花酒等具有观赏性的活动,也有吃柿子、戴茱萸等具有养生功效的习俗。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发扬这些美好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