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的风俗,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习俗中的重要一环。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忙碌着,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发面”。发面寓意年年富足,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腊月二十八,探寻这一独特风俗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腊月二十八的由来
腊月二十八,是我国农历腊月的第28天。这一天,民间有“二十八,打糕做馍”的说法,意味着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准备年货,迎接新春的到来。相传,腊月二十八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善恶的日子,这一天要举行祭灶仪式,感谢灶王爷一年来的保佑。
发面的制作过程
发面,又称酵面,是我国传统面食制作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发面,以祈求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富足美满。
1. 准备面粉:选用优质面粉,提前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充分吸收水分。
2. 发酵:将浸泡好的面粉取出,加入适量的酵母粉,揉搓均匀,形成面团。

3. 发酵:将面团放入盆中,用湿布覆盖,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一般需发酵2-3小时,待面团膨胀至原来的两倍大时,即可。
4. 搅拌: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揉搓至表面光滑,使其内部空出。
5. 制作:将面团分成小块,擀成面皮,包入馅料,制成各种面食,如馒头、包子、饺子等。
发面的寓意
1. 年年富足:发面寓意着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富足美满。因为“发”与“发福”谐音,代表着财富的积累和生活的富裕。
2. 驱邪避灾: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发面有驱邪避灾的作用。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发面,以此来祈求新的一年里,家人平安、无病无灾。
3. 团圆美满:发面制作的各类面食,如馒头、包子等,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尝这些美食,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腊月二十八的习俗
1. 祭灶: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感谢灶王爷一年来的保佑。祭灶时,人们会将灶王爷的画像贴在灶台上方,点上香烛,烧纸钱,祈求灶王爷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佑家人平安、幸福。
2. 打糕做馍:腊月二十八,民间有“二十八,打糕做馍”的说法。这一天,人们要制作各种面食,如馒头、包子、饺子等,为新年做好准备。
3. 扫尘: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人们要彻底打扫房屋,清除一年的霉运,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
腊月二十八的风俗,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面寓意年年富足,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让我们共同传承这一优良传统,感受我国民间文化的魅力。在新的一年里,愿家家户户都能富足美满,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