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三月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上巳节。这一天,人们纷纷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求祛病消灾、祈求吉祥。在这欢庆的背后,也有一些忌讳需要注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上巳节的忌讳以及它悠久的历史吧。
上巳节的由来

上巳节,亦称“三月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据史书记载,上巳节起源于周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人认为,农历三月初三是一年中最适合祭祀、祈求神灵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求得神灵的庇佑。
上巳节的习俗
1. 祭祀活动
上巳节当天,人们会前往寺庙、祠堂等宗教场所进行祭祀。祭祀的内容主要包括祈福、求子、消灾等。在祭祀过程中,人们会烧香、点烛、献供品,以示对神灵的敬意。
2. 放风筝
放风筝是上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人认为,风筝可以带走病痛和厄运,在这一天放风筝具有祛病消灾的意义。放风筝还能让人心情愉悦,增强体质。
3. 沐浴
上巳节当天,人们会进行沐浴,以求净化身心。据《周礼》记载:“三月三,浴于溱洧。”这里的溱洧是指古代河流,人们认为在溱洧河沐浴可以消灾解难。
4. 饮酒
上巳节饮酒也是一项传统习俗。古人认为,饮酒可以消除忧愁,增进感情。在这一天,亲朋好友相聚,举杯畅饮,共度佳节。
上巳节的忌讳
1. 忌吵架斗殴
上巳节是喜庆的日子,人们应该和睦相处,避免争吵和斗殴。古人认为,争吵斗殴会招来厄运,影响一年的运势。
2. 忌哭泣
上巳节是庆祝的日子,哭泣会给周围的人带来霉运。在这一天,人们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情,避免哭泣。
3. 忌说不吉利的话
上巳节忌说不吉利的话,如“死”、“病”等。这些话语会招来不幸,影响一年的运势。
4. 忌打骂孩子
上巳节是家庭团聚的日子,家长应该保持耐心,避免打骂孩子。古人认为,打骂孩子会破坏家庭和睦,影响孩子的成长。
上巳节的历史传承
1. 周代
上巳节最早起源于周代。据《周礼》记载,周代人们在三月三这一天,会举行祭祀、沐浴、饮酒等活动,以祈求神灵的庇佑。
2.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上巳节逐渐流行于民间。人们在这一天,除了举行祭祀、沐浴、饮酒等活动外,还增加了放风筝、踏青等习俗。
3.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上巳节已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游园、赏花、观灯等。
4. 宋元明清
宋元明清时期,上巳节习俗更加丰富。人们在这一天,除了举行传统的祭祀、沐浴、饮酒等活动外,还增加了赛龙舟、踏青、放风筝等习俗。
上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习俗丰富。在欢庆佳节的我们也要注意遵守一些传统忌讳,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