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分是9月23日。秋分,这个标志着秋天正式来临的节气,总是让人心生感慨。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探讨秋分的由来、习俗、养生之道以及在这个节气里需要注意的事项。
秋分的由来
秋分,又称“秋夕”、“仲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即为秋分。昼夜平分,白天和黑夜各为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秋分的习俗

1. 吃秋梨
秋分时节,梨子成熟,人们有吃秋梨的习俗。梨子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非常适合秋燥时节食用。
2. 立秋贴秋膘
立秋后,气温逐渐下降,人们开始注重饮食调养。秋分时节,人们会通过“贴秋膘”来补充夏季消耗的营养,为冬季做好准备。
3. 秋分祭月
在我国,秋分祭月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月仪式,祈求家人平安、团圆。
4. 秋分赏菊
秋分时节,菊花盛开,人们纷纷赏菊、品茶,感受秋天的韵味。
秋分的养生之道
1. 调整饮食
秋分时节,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导致食欲不振。应多吃一些温补、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等。
2. 保持充足睡眠
秋分时节,气温变化较大,人体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3. 预防感冒
秋分时节,天气逐渐转凉,感冒患者增多。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 保持心情舒畅
秋分时节,气温降低,人们容易感到抑郁。要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
秋分不能做什么
1. 避免熬夜
秋分时节,人体抵抗力下降,熬夜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2. 避免过度劳累
秋分时节,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容易感到疲劳。过度劳累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影响健康。
3. 避免情绪波动
秋分时节,气温变化较大,人们容易感到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 避免过度进补
秋分时节,人体新陈代谢减慢,过度进补容易导致身体负担加重,影响健康。
秋分时节,我们要注意饮食、作息、情绪等方面的调整,以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让我们共同感受秋分的魅力,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