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又叫什么月?农历七月的习俗盘点

小编

七月,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月份,又称作“鬼月”,是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时节。在这一月里,民间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和传说。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农历七月的习俗吧。

鬼月的由来

鬼月,顾名思义,就是指农历七月。据说,七月是阴间鬼魂回归阳间的时期,因此民间称之为“鬼月”。在这个月份,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祭祀祖先和鬼神,以祈求平安和好运。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元节,又称“鬼节”。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如烧纸钱、放鞭炮、挂灯笼等,以慰藉祖先和鬼魂。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放河灯,寓意着让逝去的亲人平安渡过河流,到达极乐世界。

鬼门开

鬼门开是鬼月的另一个重要习俗。据传说,农历七月十四日夜,鬼门关会大开,鬼魂纷纷回到阳间。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会关闭门窗,防止鬼魂进入家中。

七月半

七月半,是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祖先和鬼魂的敬意。还有一项习俗——扫墓,人们会回到家乡,为祖先扫墓,以寄托哀思。

烧纸钱

烧纸钱是鬼月中最常见的习俗之一。人们认为,烧纸钱可以让祖先和鬼魂在阴间过上好日子。在祭祀活动中,人们会将纸钱放在火盆里烧掉,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放鞭炮

放鞭炮也是鬼月的一项重要习俗。人们相信,鞭炮声可以驱赶邪灵,保护家人平安。在鬼月期间,放鞭炮的声音几乎无处不在,成为这个月份的一大特色。

挂灯笼

挂灯笼是鬼月的另一项习俗。人们认为,灯笼可以照亮阴间,让祖先和鬼魂在夜晚行走时不会迷路。在鬼月期间,家家户户都会挂起红灯笼,为这个月份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喜庆。

吃鸭肉

在鬼月,人们有一种说法,七月吃鸭肉可以驱邪避灾。在这个月份,吃鸭肉成为了一种习俗。鸭肉不仅美味,而且富含营养,深受人们喜爱。

避鬼习俗

农历七月又叫什么月?农历七月的习俗盘点

为了度过一个平安的鬼月,人们还会采取一些避鬼的习俗。比如,晚上不要外出、不要穿黑色衣服、不要照镜子等。还有一些特殊的物品,如桃木剑、铜钱等,被认为可以驱邪避灾。

鬼月美食

鬼月期间,人们还会制作一些特殊的美食,以祈求祖先和鬼魂的保佑。比如,粽子、月饼、汤圆等,这些美食都富含吉祥寓意,成为鬼月里的特色美食。

农历七月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月份,有着许多独特的习俗和传说。在这个月份里,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祭祀祖先和鬼神,以祈求平安和好运。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个月份的魅力,传承这些古老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