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我们迎来了2026年12月22日的冬至。这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也是我国传统节气中的重要时刻。这个特殊的日子,黄历上会有哪些记载?冬至这天是否适合出行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冬至黄历记载
1. 冬至这天,太阳到达黄经270°,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在黄历上,这一天通常会有以下记载:
(1)宜:祭祖、祈福、扫墓、祭祀、结盟、嫁娶、安葬、求嗣、求医、疗病。
(2)忌:破土、动工、搬家、迁徙、嫁娶、开市、交易、出行、远游。
2. 从黄历记载来看,冬至这天适合进行一些吉祥、祈福的活动,如祭祖、祈福、扫墓等。而出行、远游等活动则不宜进行。
冬至适合出行吗?
1. 冬至这天,白天时间较短,夜晚较长,气候寒冷。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出行确实存在一些不便和风险。
2. 冬季天气寒冷,路面可能会结冰,出行时需要注意行车安全。特别是在山区、丘陵等地,道路湿滑,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 冬至这天,许多地方会有祭祖、祈福等习俗,道路可能会拥堵,出行时间可能会受到影响。
4. 冬季气候干燥,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在冬至这天出行,可能会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尽管冬至这天黄历上并未明确指出不宜出行,但从实际生活出发,我们认为冬至这天出行并不适宜。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若有重要事情需要出行,请提前规划好路线,选择交通状况良好的时段出行。

2. 出行前,关注天气预报,确保出行当天天气晴朗、路面干燥。
3. 出行时,注意保暖,穿着适宜的衣物,以防感冒。
4. 驾车出行时,注意行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避免疲劳驾驶。
5. 出行途中,保持与家人的联系,确保安全。
冬至这天,尽管黄历上未明确指出不宜出行,但考虑到天气、交通、健康等因素,我们建议尽量避免出行。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不妨在家中与家人团聚,共度温馨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