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秋节都是怎么过的?

小编

中秋节,又称月圆节、团圆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它不仅是我国人民欢庆团圆、祝福美满的日子,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秋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位

中秋节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节日融合了天文、历史、民间传说等多种元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秋节的习俗和传说,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秋习俗

赏月

中秋节最核心的习俗就是赏月。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走出户外,仰望那轮皎洁的满月,寓意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赏月的人们还会吟诵诗词,感受古人的情感。

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必备食品,象征着团圆和丰收。家家户户在中秋节前后都会制作或购买月饼,与家人一起分享。月饼的品种繁多,口味各异,既有传统的五仁、豆沙,也有现代的巧克力、冰皮等。

中秋传说

嫦娥奔月

中秋节有一个著名的传说——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导致大地干旱、庄稼枯萎。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射下九个太阳,获得了仙药。但他的妻子嫦娥为了防止仙药被恶人夺走,独自吞下了全部仙药,身体变得轻盈,飘向了月亮。从此,人们在中秋之夜仰望月亮,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吴刚伐桂

另一个与中秋节有关的传说是吴刚伐桂。相传,吴刚因在天庭犯了错误,被贬到月宫砍伐桂树。但桂树长得异常迅速,永远也砍不完。这个传说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也不会停止。

中秋节的庆祝活动

中秋节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秋节都是怎么过的?

家庭团圆

中秋节是家庭团圆的重要时刻。在这一天,远在他乡的游子会尽量回家,与家人共度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晚餐,共聚天伦之乐。

赏月晚会

许多地方还会举办赏月晚会,邀请市民参与。晚会上,人们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表演,如舞蹈、歌曲、诗词朗诵等。

猜灯谜

猜灯谜也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会在灯笼上写下谜语,挂在户外供人猜测。猜中的人可以获得小礼物,增添了节日的乐趣。

现代中秋节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也在不断演变。现代人们过中秋节,除了保留传统的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外,还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向远方的亲人表达祝福。

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庆祝方式,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秋节的优良传统。